繁殖和栽植 大量繁殖山楂苗木多用嫁接法,砧木用野山楂或栽培品种都可以,山楂种子坚硬,透水性能差,萌发困难,需经过两个冬天的沙藏,才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使种壳开裂萌发,一般育出山楂成苗要4年时间
主枝分布要合理,同方向的主枝间距在40cm以上,要去掉重叠、交叉、密挤枝,山楂极性强,控制不好结果部位易外移,下部枝条细弱,甚至枯死,所以在修剪时,要抑前促后,少留枝,做到外稀内密,对结果枝和结果枝组要及时回缩,使之变紧凑,疏除过密枝、衰弱枝,主枝下部光秃的部位,可在发芽前每隔15-20cm用刀环割至木质部,促使潜伏芽萌发,萌发后的新梢长到20~30cm时摘心,促发分枝,培养成结果枝组。
山楂除**芽肥壮外,以下的两到三个侧芽,也比较肥壮,其萌生力也很强,长势也较旺,但下部侧芽的萌生力则很弱,所以,枝条的下部和内膛,就比较简单光秃。因为山楂发育枝前端的几个芽萌生力较强,所以,树冠的枝条,往往多而密集,导致内膛光照恶化,小枝**,成果面积缩小,成果部位外移,影响产值
播种量 主要采取条播和点播两种方法,每畦播四行,采用大小垅种植即双带状种植法,带内行距15厘米,带间距离50厘米,边行距畦埂10厘米,畦内开沟,沟深1.5~2厘米;撒入少量复合肥和土壤混合,沟内座水播种,条播将种沙均匀撒播于沟内,点播按株距10厘米,每点播3粒发芽种子,用钉钯搂平,覆土0.5~1厘米,覆盖地膜。
嫁接 1、嫁接时间 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 2、嫁接方法 主要采用芽接,先在山碴接穗上取芽片,在接芽上方0.5厘米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在芽系两侧呈三角形切开,掰下芽片;在砧木距地面3~6厘米处选光滑的一面横切一刀,长约1厘米;在横口中间向下切1厘米的竖口,成“丁”字形,用刀尖左右一拨,撬起两边皮层,随即插入芽,使芽片上切口与砧木横切口密切,用塑料条绑好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