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接 用1个或几个芽的一段枝条作接穗的方法,其优点是接苗生长快,应用范围广,但用接穗多,操作技术较芽接难掌握,枝接时期主要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芽尚未萌发期间进行,枝接有切接、搭接、腹接、舌接、皮下接和劈接等多种方法,生产上常用的有4种方法,
切接,所用接穗长约6~8厘米,带2~4个芽,接穗下部削成相对的两个斜面,长削面约3厘米,短削面约1厘米,削面要平滑,接穗*剪成小斜面,砧木从基部欲嫁接部位平滑处剪断,削平截面,并在截面一侧削一短斜面,由此处稍带木质部向下纵切,切口长度与接穗长削面相同;然后将接穗长削面朝里插入砧木切口,对准两侧或一侧形成层,长削面上端略露白,用塑料条绑紧包严,接穗少时也可用单芽接穗切接。
苹果苗 播种 为了确保合理播种量,播种前需鉴定种子的生活力,常用的方法有三种:种目测法,一般生活力强的种子种皮有光泽,籽粒饱满,种胚和子叶呈乳白色;*二种染色法,将被鉴定的种子浸水一昼夜,充分吸水后剥去种皮,放于红墨水20倍液中染色2小时,然后用水洗净,胚着色的是无生活力的种子,胚不着色的是有生活力的种子;*三种发芽试验,在器皿中铺垫湿润的棉花或软纸,放人一定数量吸过水的种子,在25℃左右或贴身的口袋中催芽,计算种子的发芽率,。
播种时期:分为秋播和春播,在冬季较短不太严寒,土质较好,土壤湿度较稳定的地区可采用秋播;秋播种子不用层积,在田间自然通过后熟,翌年春季出苗早,生长期长,苗木生长健壮,当砧木种子购进太晚,又未经沙藏,可将种子去杂后在70℃的水中浸泡24小时,装入布袋中,每袋2~3千克,吊至不滴水止,然后置于约2℃的冰箱里,每天搅拌1次,每周淘洗 1次种子表面的粘液,约经30天取出,将种子铺放在室内的麻袋上催芽,每天喷少量水并搅拌2次,约经1周种子露白时春播。
播种量:单位面积生产一定数量砧苗的用种量,以千克/公顷表示,可用下列公式求得: 播种量(千克/公顷)=计划成苗数/ 〔每千克种子粒数×种子发芽率(%)×种子纯洁率(%)〕 实际播种量应**计算值,因为还需考虑播种质量、播种方式、田间管理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的损失。
皮下接,又称插皮接,砧木较粗和离皮时采用,通常用于苹果高接换种(具体方法参照*二章梨高接换种),本方法操作简便,易掌握,接穗长削面长约3厘米,将其背面削成箭头状,各长0.5厘米以上,砧木截去上部,削平,从断面处纵切皮层,略撬开断面皮层,将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木质部与皮层之间,露白,绑紧包严。
营养系矮化中间砧苗的繁殖
以实生砧作基砧(又称根砧),其上嫁接矮化砧并留有一定长度的枝段作中间砧,在中间砧上嫁接苹果品种的成苗,称为矮化中间砧苹果苗;尚未嫁接苹果品种的砧苗,称为矮化中间砧苗,矮化中间砧苗可发挥实生砧抗逆性强和矮化中间砧段矮化作用的双重效应,苹果矮化中间砧砧段长度以20~35厘米为宜,但同一苗圃的变幅不**过5厘米,即可分别为20~25厘米或25~30厘米或30~35厘米,以利栽后树相较一致,无病毒矮化中间砧苹果苗生长旺盛,其中间砧段长宜为30~35厘米,中间砧段长度短于20厘米,矮化效应太差;长于35厘米则育苗时间过长。
嵌芽接,当春秋两季砧穗不离皮时采用此法,M26矮化砧新梢芽眼两侧突起,用“T”字形芽接有与砧木接触不良而影响成活率的问题,也宜用此法,削接芽时,先在芽上方约1厘米处倾斜角20‘向下削一刀,长约2厘米,再在芽下方约0.8厘米处,呈30’角向上斜切一刀,直到刀的底部,取下带木质部的芽片,将其嵌入砧木上相同于芽片形状和大小的切口上,对准两侧形成层(至少有一侧对准),然后绑严。
苗木嫁接 芽接 用1个芽片作接穗的方法,其优点是利用接穗经济,容易操作,工效和嫁接成活率高,主要有2种方法, “T”字形芽接,芽接时期在砧木和接穗易离皮时进行,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一般在7月中旬至9月初,可嫁接时间较长,嫁接时用刀在接穗芽上方0.5厘米处横切半圈,深至木质部,然后用刀由芽下方1.5厘米处倾斜约20‘削人木质部长约2.5厘米,取下芽片;在砧苗距地面5厘米以下光滑处切成“T”字形,深至木质部(切得过深会引起接芽当年萌发,冬季受冻),剥开皮层插入接芽,要求芽片上端与砧木横切口对齐**紧,用塑料条由下至上绑缚,露出叶柄,包紧包严。